亚洲是否准备迎接另一场美联储的冲击?
亚洲新兴经济体受到2013年“逐渐减少”的严重打击,当时美联储首次暗示将开始关闭货币政策。他们能否在另一次冲击中幸免于难?
近几个月来,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超低利率或负利率都引发资本回流到新兴经济体,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在全球表现最佳然而,正如Pacific Money最近所指出的那样,未来还有很多风险,尤其是包括脆弱的世界经济,高偿债负担,以及如果美联储采纳的话,还有进一步动荡的可能性。更积极的政策立场。
享受这篇文章?单击此处订阅完全访问权限。每月只需5美元。在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的一篇新论文中,经济学家彼得·蒂尔曼表示,美联储政策决策的溢出效应包括从新兴经济体撤资,资产价格下跌以及当地实际贬值货币。
“各轮量化宽松政策(QE1,QE2,QE3),随后退出QE3("逐渐减少")以及联邦基金利率最终从零下限上调2015年12月导致新兴市场出现大幅调整,“随着美联储QE计划的解除,引发了资本流入的剧烈和痛苦的逆转。
然而,Tillmann,德国大学货币经济学教授吉森的分析显示,由于对未来货币政策步骤的不确定性造成的第二种溢出效应可能同样具有破坏性,这可能与财经媒体的猜测和社交媒体评论有关。
2013年,然后美联储的chairm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就退出量化宽松的可能性发表的评论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反应,对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了“严重”影响,最近由于对美联储加息时间的猜测而重新出现这种反应。
“货币政策可能走向不确定......导致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从而对新兴市场产生副作用......不确定性导致债券和股票价格下跌,当地货币贬值以及信贷违约掉期增加[CDS]传播,“蒂尔曼表示。
根据2013年的数据,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的货币被视为特别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冲击“,考虑到韩国和泰国由于经济基本面强劲而不那么脆弱。蒂尔曼指出,由于宏观经济的脆弱性,印度尼西亚的CDS利差也大幅扩大。
政策制定者警告
随着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央行开展自己的QE实验,逐渐减少发脾气的经验表明,货币政策举措应该“尽可能可预测和透明。”
“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13年5月]作证时,他确实提到了减少债券购买的可能性在QE3下 - 经济持续复苏的明显后果。虽然他的言论经过精心设计,但市场仍然反应过度,“Tillmann说道。”虽然过度反应的一部分可能是由于非理性的恐慌,但逐渐减少的发脾气表明,谨慎地传达政策步骤,特别是政策逆转至关重要。对于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或欧洲中央银行等中央银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非常规措施的退出和政策正常化的回归尚未到来。“
转载请注明转载地址:“http://www.pjlol.com/wenjianyongpin/wenjianjia/201908/1234.html ”。